根據省文明辦關于“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要求,經廣泛推薦、篩選審核,現將2023年度第二季度嘉峪關市“甘肅好人”候選人擬推薦名單予以公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接受廣大干部群眾監督。如對公示名單有異議,可在公示期內通過電話、網絡、來信和面談等形式實名反映。
公示時間:2023年3月23—3月29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937-6314949
電子郵箱:jygsbhr@163.com
通訊地址:嘉峪關市建設西路10號市文明辦(志愿者中心)
郵政編碼:735100
附件:1.2023年第二季度嘉峪關市“甘肅好人”候選人擬推薦名單
2.2023年第二季度嘉峪關市“甘肅好人”候選人擬推薦人員事跡簡介
嘉峪關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2023年3月23日
2023年第二季度嘉峪關市“甘肅好人”候選人擬推薦名單
一、助人為樂類
馬麒麟(回) 嘉峪關麒麟愛心公益慈善協會會長、北京源驪麒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二、誠實守信類
劉忠萍(女) 嘉峪關市康遠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三、敬業奉獻類
趙明翔 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基礎事業部團委委員、嘉峪關分公司技術員
魯婷婷(女) 嘉峪關市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長城保護研究所田野文物保護部工作人員
2023年第二季度嘉峪關市“甘肅好人”候選人擬推薦人員事跡簡介
1.馬麒麟: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馬麒麟,男,回族,1984年9月生,中共黨員,現任嘉峪關麒麟愛心公益慈善協會會長。
2019年8月,馬麒麟憑借對公益事業的滿腔熱愛,成立“嘉峪關麒麟愛心公益基金”,2021年12月24日,嘉峪關麒麟愛心公益慈善協會正式成立,馬麒麟任協會會長。作為共產黨員、退伍軍人,馬麒麟的初心就是投身公益事業,他雖在外創業,但仍返鄉回饋桑梓,為更多的人送去愛和幫助。馬麒麟先后通過市慈善協會和綠化社區,出資56萬元慰問784名園林工人、50戶困難家庭和困難學生以及社會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們,為雄關街道5個社區和3所學校,捐贈價值20萬元樹種打造了環境優美的綠化景觀。馬麒麟出資近30萬元購買桌椅、電腦、投影儀、打印機、圖書等物品,聘請4位老師在雄關街道綠化社區、友誼社區投資開辦了“麒麟公益課堂”,為轄區100戶困難職工家庭學生提供免費教學服務,同時,他帶領嘉峪關麒麟愛心公益慈善協會與雄關街道簽訂合作協議,每年出資200萬元協助雄關街道完成社區鄰里文化節、社區藝術課堂、社區“銀齡學社”、社區道路硬化等近公益項目50余個。特別在新冠疫情、抗洪救災等重大突發事件中,馬麒麟集聚多方力量從武漢募集物資共向嘉峪關市紅十字會、嘉峪關團市委、雄關街道捐贈口罩、消毒粉的等價值5萬元的抗疫物資,組織慈善協會會員們為河南遭遇極端強降雨天氣的受災地區捐贈價值10.68萬元物資。2021年,馬麒麟得知西藏阿里部隊官兵學習環境簡陋、基礎設施薄弱,第一時間向阿里部隊捐贈人文地理、國學文化等價值10萬元圖書。
2.劉忠萍:做良心醫藥鑄誠信品牌
劉忠萍,女,漢族,1967年11月生,中共黨員,嘉峪關市第八屆政協委員,嘉峪關市第十屆、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現任嘉峪關市康遠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支部書記。
2021年10月18日嘉峪關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以來,嘉峪關市康遠醫藥承擔了全市防疫物資的采購、儲存、轉運及分發工作。劉忠萍作為公司的掌舵人,在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顧不得第二天醫院安排的手術日程,來不及辦理出院手續,毅然離開醫院來到工作崗位。馬上召集全體干部員工做應急物資籌集及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在大會上她明確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放下一切經濟利益,第一時間籌集質優價廉的應急物資來滿足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需求,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及社會各團體提供有效保障,做好堅強后盾。由于此次疫情暴發突然,情況危急,交通運輸一度中斷,公司部分員工被隔離在家。在交通運輸不便、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劉忠萍以身作則,凡事親力親為。她不分晝夜從上游企業搶購防疫所需物資,每天接打的電話連她自己也數不清;凌晨親自帶隊指揮從高速路口接轉堆積如山、數量龐大的應急物資;傍晚不顧自身的病痛親自搬抬貨架整理庫房,垛碼沉重的防護服、消毒液;每晚更是顧不上休息,電話不停地在聯系不明路況的外地貨車司機一邊指引帶路,一邊還不忘叮囑司機不要疲勞駕駛,安全出行。她帶領公司全體員工連續奮戰28天,吃住在公司,顧不上80多歲癱瘓在床的老母親,更是把年僅3歲的孫子留給老公一個人照顧。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顯責任和擔當。
3.趙明翔:熱血青年三度請戰綻放青春之花
趙明翔,男,漢族,1999年1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基礎事業部團委委員、嘉峪關分公司技術員。
趙明翔是核工業某重大專項工程建設一線的攻堅帶頭人,他從反恐尖刀英雄集體走來,是踐行“迎著子彈上一線”戰斗精神的原型之一。他高中時勇擔責任、勤工儉學,6年幫父還債近30萬。17歲主動請戰奔赴一線,多次參與執行反恐維穩任務和中央領導警衛任務,首創某型訓練戰法,從不及格成長為特戰隊員,成為大家眼中現實版“許三多”?!坝靡簧龊靡幻麘鹗俊笔撬朦h志愿書中的莊嚴承諾,從平原到戈壁,8年3重身份4萬多里趕考路,在新崗位上為3萬余名青年開展各類教育宣講70余場,鼓舞百名學子攜筆從戎。他放棄留在家鄉35萬年薪優厚待遇,三度向黨請戰上一線,志愿奔赴西北核工業重大工程一線,深知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每一方混凝土、每一處焊點都是百年大計,嚴謹入微的態度確保了技術質量0差錯,常年經受工作現場毒氣、粉塵等惡劣環境也無怨無悔。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級創新項目4項,布局打造“2+N”模式專利集群,拓寬某類工程全產業專利技術儲備,授權專利60余項,無償贈與軍隊2項,獲得全國性創新獎項8項。抓好團隊和青年素養提升,任職團隊獲各級表彰9次。讓青春之花綻放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事跡多次被中央主流媒體報道。
4.魯婷婷:保護長城的年輕人
魯婷婷,女,漢族,1991年12月生,中共黨員,2018年6月于廣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甘肅省嘉峪關市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長城保護研究所田野文物保護部工作人員。魯婷婷自參加工作以來,每年對長城保護研究所管轄的30余處田野文物點巡查400余次。她在學校所學專業是中國語言文學,由于專業不對口,工作之初她開始給自己補課,查閱了大量的書籍,請教身邊的同事和專家,不斷補充和豐富文物保護相關知識。在辦公室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她主動跟領導申請去基層工作,去文物保護的第一線,想要去實地親身學習文物保護知識,做到認識與實踐相結合。
魯婷婷在野外工作中,巾幗不讓須眉,在大西北的戈壁灘上,不畏嚴寒酷暑,都要去實地對野外文物進行零距離的監測與保護,為野外文物“把脈”,做到對病害的發育掌握了然于心,掌握病害變化的第一手資料。數九寒冬,她用凍得通紅的手熟練地操作著監測設備;酷暑難耐,頂著烈日用塔尺在病害旁做好對照,拍照記錄。無論條件如何,她總能耐心細致、科學嚴謹地完成好每項本職,從沒有因為條件環境的艱苦而退縮,每當同事問到工作的如何?這里條件艱苦受得了嗎?她總是微微一笑,“沒事,習慣了,這里挺好?!睈蹗徫?,愛鉆研,這是她一貫的堅持。長城研究所還購置了一臺Kestrel手持氣象儀,由于是進口設備,說明書都是全英文,她主動承擔起研究儀器使用的工作,并在后續的工作中,用氣象儀采集到海拔、大氣壓、側風、空氣濕度等十余種氣象數據,為文物監測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