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第一中學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做法
嘉峪關市第一中學2018年評為甘肅省第一屆文明校園,2020年評為全國文明校園。為進一步提升校園文明層次和師生文明素養,深化校園文化建設,拓展校園活動陣地,營造優美育人環境,形成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熱潮,嘉峪關市第一中學按照《甘肅省中小學文明校園測評細則》(2021),堅持四個原則,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深入發展;落實六個建設,促進教育教學全面提升。四個原則是:堅持價值引領原則,堅持貼近師生原則,堅持注重實效原則和堅持廣泛參與原則;六個建設是:領導班子建設,思想道德建設,活動陣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和優美環境建設。
一、堅持四個原則,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深入發展。
1.堅持價值引領,以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為統攬,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創建活動全過程。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聲動雄關。由嘉峪關市第一中學教師改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在師生的傳唱中加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同時還改編了《市一中教師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教師們在傳唱中把師德規范牢記于心。
(2)十九大精神學習,深入人心。文明校園創建以來,嘉峪關市第一中學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22年1月12日,嘉峪關市第一中學開展了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講座,由市教育局“黨史宣講團”成員汪冬芳老師主講,高一年級300余名師生現場聆聽了講座。講座從深刻認識總結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黨的百年奮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深刻認識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深刻認識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明確要求等五個方面,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了精辟闡釋和深入解讀。同學們更加明白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要勿忘昨天的苦難,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要把學習奮斗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來,為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目標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2.堅持貼近師生,使每一位師生都成為創建活動的受益者和實踐者。
為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充分發揮學生中先進典型的榜樣作用,引導廣大學生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積極參與道德實踐,扣好人生第一??圩?,2022年4月,嘉峪關市第一中學根據《關于開展第四屆“新時代嘉峪關好少年”推薦評選和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開展“新時代好青年”評選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選樹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學生美德榜樣,深入開展學習宣傳活動,讓學生學有榜樣、行有楷模、趕有目標,引導他們學習美德、弘揚美德、踐行美德,不斷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3.堅持注重實效,引導創建活動穩步推進,普遍開展。
創建全國文明校園活動開展以來,嘉峪關市一中成立了以校長書記為組長的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文明校園創建的實施方案、考核獎懲辦法等,將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與其它年度重點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
創建全國文明校園活動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宣傳動員,制定創建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充分利用多種宣傳形式,加大對創建文明校園目的和意義的宣傳,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第二階段:組織實施。根據文明校園創建標準進行自查、自評,逐步完善軟硬件條件,有重點地開展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主要領導負責,各科室、各年級組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形成全國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工作合力。第三階段:總結經驗,擴大影響。以此次全國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為契機,認真總結提煉近年來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出的先進做法和先進典型,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努力形成師生關心、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4.堅持廣泛參與,把創建活動延伸至班級和每個師生員工,夯實校園文明根基。
在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嘉峪關市第一中學舉辦了“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系列活動。
(1)2022年4月,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強國有我主題征文活動”。
(2)學校黨總支部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奮進新時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系列活動:組織一次專題學習研討、開展一次主題宣講、上好一次主題黨課、組織一次集體觀影、開展一次警示教育、選樹一批先進典型、開展一次走訪慰問和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
(3)2022年9月27日下午,高一年級組舉行了“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主題朗誦會,并在校園網進行展播。
這一系列活動,讓全體師生在參與中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中的寶貴經驗和優良傳統,培育了愛國愛黨情懷,從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引導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努力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二、落實六個建設,促進教育教學全面提升。
文明校園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嘉峪關市第一中學圍繞領導班子建設、思想道德建設、活動陣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和優美環境建設等六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讓美麗的一中校園真正成為了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黨的十九大以來,特別是文明校園創建以來,嘉峪關市第一中學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注重思想建設、作風建設,認真學習《黨章》《黨內監督條例》和《紀律處分條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做到以身作則、克己奉公,形成了一支思想過硬、作風優良、團結協作、主動服務師生的工作隊伍。建立完善規章制度,修訂完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校長辦公會制度》及《黨總支委員會議制度》,強化服務型和創新型黨組織建設,堅持民主決策,依法治校。
2.抓緊思想道德建設,師生文明素質顯著提高。
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師生的思想道德、民族情感等教育;堅持開展主題班會,加強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充分利用清明節、建黨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養學生陽光心態、健康人格;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科學設置并落實德育課程,將思想教育的任務和目標融入學科教育的課堂,讓文明道德新風在師生心底生根開花。
3.拓展活動陣地建設,多元發展促成長。
近年來,嘉峪關市第一中學堅持五育并舉,特別重視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依托科技工作室、實驗室、科技類學生社團,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創新活動和科學主題探究活動,激勵引導廣大青少年增強創新意識,提升科學素養。張博瑞同學在第三屆全國機器人運動大賽無人機任務賽中獲得冠軍,在甘肅省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二等獎,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派赴英國參加機器人設計交流活動。2022年8月,張博瑞同學獲得“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的殊榮。嘉峪關市第一中學也入選了2022年度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建設學校名單。
4.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根基,新生力量茁壯成長。
市一中目前有專職教師197人,其中正高級教師3人;甘肅省“隴原名師”2人;省級骨干教師10人。同時還有兩個名師工作室:“何軍海名師工作室”、“周哲名師工作室”。
在教學科研方面,學校倡導“科研走進課堂,科研融入課改”的理念。教師在各級課堂教學競賽、各種競賽輔導、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等方面成績斐然。在“嘉峪關市2022年教育系統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暨觀摩研討活動”中,嘉峪關市第一中學有3人獲得一等獎,3人獲得二等獎,4人獲得三等獎。
5.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傳承優秀文化傳統。
學校秉承“厚積薄發,聲振久遠”的厚聲精神,在“學生因為老師的存在而感到美好,學生因為學校的教育而滿懷憧憬”的辦學理念引領下,傳承優秀文化傳統。春節,作為百節之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佳節,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承載了中華民族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新春佳節的文化氛圍,嘉峪關市第一中學校開展了以“累累碩果展自信虎虎生威迎新春”為主題的系列文化活動,內容包括:文采飛揚寫春聯;妙手丹青繪瑞虎;喜氣洋洋做燈籠;心靈手巧剪窗花;香飄十里做美食等。讓同學們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體驗傳統節日,自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6.持續優美環境建設,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2021年投入2000多萬元新建的學生食堂和男生宿舍投入使用;并對女生宿舍樓進行修繕。2022年,投入100多萬元,更換籃球場塑膠;投入300多萬元改造足球場。經過多年的持續投入,校園面貌煥然一新。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錯落有致,使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諧統一。學校每年投入經費3萬多元綠化校園,美化育人環境。同時深入開展環保教育和節約教育,引導師生樹立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意識,進一步美化校園,優化育人環境。
全國文明校園的創建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2020年高考,魯臻穎摘得全市文科狀元桂冠;靳雨欣奪得全市文科榜眼;2021年學生馬梓洋獲得全市理科第一名,進入全省理科前100名;2022年李玉鳳同學取得了文科全市第一、全省第九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2022年,嘉峪關市第一中學入選甘肅省17所卓越高中培育計劃,是嘉峪關市唯一入選該培育計劃的學校。
嘉峪關市第一中學全國文明校園的創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創建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持續的系統工程,學校仍需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上級部門的領導和全校師生的努力下,總結經驗,再接再厲,與時俱進,為開創學校更美好的明天而繼續奮斗。